行业动态
热门新闻

江西南昌履带吊出租
发布时间 : 2019-04-15 08:27 浏览量 : 196随着我国清洁能源持续扩容,尤其是风电在大环境的支撑下飞速发展,截至去年,我国已经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为了提高风能利用率,风机生产厂家尽其所能进行超高超大型风机的研发,超大型风电安装起重机的研发突破则成为了支撑风电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众多起重机制造商也是竞相研发出风电专用型吊车,然而经过近十年的市场验证,仍然能够活跃在风电安装行业的起重机,尤其在千吨级这个级别最成功的吊车的要数徐工的1200吨。
风电安装可以说是“高风险,高收益”行业,但是因为风电现场环境对于产品的要求极为苛刻,安装设备必须要满足起重能力强、防风能力强、场地适应性好、便于转场和效率高的要求。
超强起重,工况精准
徐工QAY1200A采用专用风电臂架,吊重能力强,覆盖2.5W及以下风机安装;最大起升高度110米,起重量90吨;起升高度为104米时,最大起重量高达106吨。虽然已经上市多年,但是由于前端研发设计,工况定位极其准确,对于目前市场在安装的2.0/2.5MW风机仍然有极高覆盖率,相比其他厂家的千吨级吊车性能余量更大,安全系数更高。
同时,变幅能力强,作业幅度大,能完成56m幅度内的叶片等其他附件的吊装,有效解决了叶片无法运至安装点的难题。
全保障,全程无忧
QAY1200A主臂变幅由双油缸支撑,一次变幅到位即可吊装作业,起臂过程平稳快捷,而行业的立柱式设计,变幅过程需要频繁调整立柱与上装起重臂仰角,以保证车辆重心在支腿跨距范围内,不然会有翻车的危险。
除此之外,QAY1200A臂头为桁架臂结构,重量轻,加之伸缩臂的支撑力更强,使得伸缩过程无任何风险存在。
目前市场上除了徐工之外,其他厂家目前的风电产品都是立柱式设计,据现场使用方反馈,立柱式的起重机在伸缩时,由于“头重脚轻”的缘故,立柱视觉歪曲变形明显,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在安全上QAY1200A可谓是做到了极致,超起展开后,与臂架呈三角形,结构稳定,不易变形,抗风载能力极强。
极限设计理念,以小博大
狭窄的行驶道路、陡峭的山坡、有限的作业场地都是限制起重机施展技能的极大障碍。
4m左右宽度的盘山路,注定了超宽的起重机无法行驶,将设备拆解打散再重新组装无疑又造成了极大的成本花费和时间的拖延。无论是在公路行驶还是在重载转场时,QAY1200A车宽度仅为3m,足以应对目前国内所有进场道路的复杂情况。
随着“三北”地区的风光不再,中东部和南方成了“潜力股”。复杂多样的山地地貌无疑给风电安装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动辄几百米15%-30%的超大坡道,普通设备已经无法逾越,装载机的拖拽虽短期内解决了问题,但稍有不当就拉坏了分动箱。
QAY1200A采用双驱动力设计,由上下车同时作业提供驱动力,爬坡能力30%以上,即使携带风电臂,在南方目前也没有听说QAY1200A无法进场的情况。
效率奇高,无可比拟
据业内人士介绍,徐工QAY1200A曾创造过10个月近100台风机的安装量,从2008年风电正式发展以来这个数字已经创造了绝对的纪录。
单从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上来说,竟然赶上了小吨位起重机产品,产品可靠性可谓“登峰造极”。
从事风电行业的人都知道,风电安装从早晨到晚上有效安装时间也就12个小时左右,除了跟天气抢时间,安装进度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就在起重机上。组装要快、拆卸方便,短距离重载转场效率是关键。
QAY1200A采用全球独有的设计—折叠式风电臂,机位间转场:仅拆除平衡重,风电臂可折叠随主机行驶,4小时即可完成收车和支车。
以徐工为代表的中国移动式起重机技术目前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打破了原先国内大型工程只能依赖进口设备的尴尬局面。超强的环境适应性和作业稳定性、作业效率,完胜国外同类产品,在风电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家级重大工程的巨擘之力。
上一篇: 深度思考履带吊设备租赁是不是可以嫁接专车的租赁模式
下一篇: 全球吊车出租公司排名第十强